![]() 博主最新文章
|
||
![]() 日志正文
|
||
漫谈拜活佛6-以自己为依归漫谈拜活佛6-以自己为依归 甲:见妙师干啥? 乙:他没经过《修.行.者》教材的训练,没修炼过神G,想请妙师“帮助和九宫大日联个关系……”接天缘呗。 甲:请问何谓六神无主? 乙:《修》书中的六神是指“色阴阳、音阴阳、光阴阳”……那个主指天缘。六神和尚表只有六神还未找到主……表尚未同九.宫大日接上关系。也许是天意,那些活佛上师一个个高高在上端着个架,一个个耳聪目明都在世间法中紧忙和,有一首诗:“晨鸡叫,昏鸦噪,哪个不去红尘闹?”既然在红尘闹,六根就不净,六根不净又哪有条件见大日宫主呢?哪有条件“得见如来”呢? 甲:才刚我有一句话没说完叫你给岔过去了,我是通过拜活佛也捐点钱给贫困地区作些功德。我想对修行上层次是有好处的。 乙:捐钱没错,体现一个舍字,淡化一个贪字。可捐钱为什么还要给活佛磕头呢?我认为最多说一句:“对不起,我知道的晚了,我早该捐。”再者说捐款还有别的渠道呢。 至于功德我不想多说,布施和功德是两码子事,达摩祖师说过“功德在法身。” 关于捐钱同修行的关系《修.行.者》有一段对话如下: 问:寺庙里的人和经文上说,布施就是修行? 达摩:修行人的布施是一种表面形式,心诚是可以理解的。但重要的是自己如何修,布施代替不了修。布施仅是提供修者行修的方便,并不是自身的修证。 达摩祖师在这里已经明确地说了“布施代替不了修”,其实包括经常跑庙跑印度都是如此…… 甲:经常跑庙我还勉强可以接受,跑印度也代替不了修,这话我可不敢苟同,去印度寻佛足迹参拜可以增强对佛陀的敬仰之心,这也应该是修佛呀!据说参访佛陀圣地死后还可以升天呢! 乙:参访佛陀圣地可以升天我还是头一回听说,这倒是个捷径,天国的门票可是够便宜的呀……噢!花几个钱去一趟印度就圆满了,那精勤修行的精神似乎也没有必要了。本人孤陋寡闻,愚钝不堪,洗耳恭听,愿闻其详。 甲:这个吗!?…… 乙:说呀!没台词了,你是江郎才尽呀! 甲:听说是佛经里讲的。你敢怀疑,你怀疑就是谤佛! 乙:你这话带有火药味儿,听起来那么耳熟呢,来不来就扣帽子,噢!反对××就是反革命,这是那轰轰烈烈年代陈旧的语言模式,现在都什么时候了……等一等!什么味儿?你没闻到?! 甲:没有什么味儿? 乙:味儿不对呀,有一股子棺材味儿。 你自己闻不到就算了,我也不说了……也难怪,你原本就是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吗! 即便是佛经里的话你就全相信呀?释佛住世时没有佛经,那佛经是后人根据回忆整理出来的,你敢保证里面就没有私货?那释佛是圣人,你不想一想释佛能这么说话吗:喂!你们听着!我宏法时游历过许多地方,这些地方可不一般,我走后,凡是参访这些地方的人死后都能升天!…… 你是个聪明人,我再问问你,你想当画家,只参观画展、参访画家的遗迹而不动笔那能成吗?我就纳闷呢?你是该信的不信,不该信的反倒相信。噢!怪不得你被唬诱。听着: 跑印度和跑庙性质是一样的,你脑袋没灌水吧? 甲:嗯……那你说该信的是什么? 乙:譬如释佛说“以自己为明灯为依归,勿以他人为依归”,这话就该信。修行靠自己亲证不能靠别人,可你却左一个“皈依上师”右一个“那无古汝贝”唱的挺起劲的…… 甲:说了半天那拜活佛到底是对呢?还是不对呢? 乙:无所谓对不对,你自己方便好了。 甲: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! 乙:过奖了!你少扯那个哩咯儿咙,我同你一样,也是在研究探索。 (完) 咏月2007.3.25--07.5.13修改
阅读(?)评论(0)
上一篇: 歌曲《中华民谣》答词
下一篇:漫谈拜活佛5-何时得见如来
|
|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